關於"會念書"
原出處: http://m.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8231
備分: http://www.justaple.com/stapleViewer.html?id=be89f9fb9e7211e2a6a340404112cf76
A: 感同身受,感觸良多。
說真的,我不能算什麼太會唸書的人,頂多算還會考試。但真的是到博士畢業才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不一致,最大的熱情也似乎不在多年投資的學術路上。
當然,博士學歷跟技術能力,還是給我不少資源與機會,但老實說我的人格養成與人際關係,非常晚熟,也幾乎都是離開學校之後才有體悟。
還好出社會後,遇到不少貴人,包括給我機會的,還有給我挫折的,尤其要感謝給我挫折的這一群貴人,讓我深刻反省跟成長,什麼是自己要的,什麼是人家給的。
如果以後我的小孩、學生或身邊晚輩要念博士,我會告訴他們,先去工作幾年吧,要念也要念自己真正需要、想要的學位,而不是父母師長期待你得到的那張文憑。
B: 我覺得會考試的人失去最多的是學習做抉擇的機會,一路差不多都是第一志願有什麼好做抉擇的,只要不「浪費分數」就好。除了少數能摸索出自己興趣的,大多都是隨波逐流直到成年之後才開始有機會去學習做抉擇。
C: 台式教育製造業輕個人發展、重齊頭分配,事實上已變質為爭奪隱性補貼的競賽。很多第一志願高中大學的學生追尋高分是為了卡位、為了「不落人後」、為了被認定為「精英」。這是非常科舉、非常蘇維埃的態度。教育一旦競賽化,其互助性就很容易消失,個人成長會退位給量化指標,導致現在台灣的死循環。教育可以是競賽,但政府不該支持「國技」,學生也不該被迫上場。我們必須改變激勵機制,先消除基於學歷的階級歧視,逐步培養以互助發展為目標的學習環境,鼓勵個人從小由快速試誤中獨立做抉擇。重點不是在於國家財政預算支持的義務教育能否培養產業界需要的人才,也不應考慮以社會資源培養的人才是否回饋社會。求知本身就是目的,完善自我,追求發展才是目的。考試、工作、賺錢等等都是手段。台灣社會允許手段凌駕目的,是一種道德上的墮落。
備分: http://www.justaple.com/stapleViewer.html?id=be89f9fb9e7211e2a6a340404112cf76
A: 感同身受,感觸良多。
說真的,我不能算什麼太會唸書的人,頂多算還會考試。但真的是到博士畢業才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不一致,最大的熱情也似乎不在多年投資的學術路上。
當然,博士學歷跟技術能力,還是給我不少資源與機會,但老實說我的人格養成與人際關係,非常晚熟,也幾乎都是離開學校之後才有體悟。
還好出社會後,遇到不少貴人,包括給我機會的,還有給我挫折的,尤其要感謝給我挫折的這一群貴人,讓我深刻反省跟成長,什麼是自己要的,什麼是人家給的。
如果以後我的小孩、學生或身邊晚輩要念博士,我會告訴他們,先去工作幾年吧,要念也要念自己真正需要、想要的學位,而不是父母師長期待你得到的那張文憑。
B: 我覺得會考試的人失去最多的是學習做抉擇的機會,一路差不多都是第一志願有什麼好做抉擇的,只要不「浪費分數」就好。除了少數能摸索出自己興趣的,大多都是隨波逐流直到成年之後才開始有機會去學習做抉擇。
C: 台式教育製造業輕個人發展、重齊頭分配,事實上已變質為爭奪隱性補貼的競賽。很多第一志願高中大學的學生追尋高分是為了卡位、為了「不落人後」、為了被認定為「精英」。這是非常科舉、非常蘇維埃的態度。教育一旦競賽化,其互助性就很容易消失,個人成長會退位給量化指標,導致現在台灣的死循環。教育可以是競賽,但政府不該支持「國技」,學生也不該被迫上場。我們必須改變激勵機制,先消除基於學歷的階級歧視,逐步培養以互助發展為目標的學習環境,鼓勵個人從小由快速試誤中獨立做抉擇。重點不是在於國家財政預算支持的義務教育能否培養產業界需要的人才,也不應考慮以社會資源培養的人才是否回饋社會。求知本身就是目的,完善自我,追求發展才是目的。考試、工作、賺錢等等都是手段。台灣社會允許手段凌駕目的,是一種道德上的墮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