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

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後
過年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瞻前顧後"的時節

先講"顧後"吧!長時間和家中的長輩相處
他們的價值觀此時和我的會做最激烈的"互動、激盪",時有衝突
最近幾年創業跌了一鼻子灰後,開始好好反省自己
用越來越抽離的角度來看這群人,益發覺得自己封閉的個性並非空穴來風
完全是其來有自,然而對於一個想把自己的人生進一步提升
跳脫生物&文化DNA之宿命的我來說,長輩的"不合理行為"
除了惱人之外(總是可以讓我下意識的發怒)
我昨天給了自己一個規矩:

1. 生氣的時候,可以生氣
2. 等能夠有起碼的思考能力時,想想為什麼生氣
3. 很明確的指出生氣的原因,如果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改之; 如果出在長輩身上,想想有無溝通的可能,沒有的話就謹記在心,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並且停止生氣,告訴自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我的長輩們有什麼問題呢?條列如下:

1. 有一位很沒有同理心,總是以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別人身上,要別人接受自己的好意(拿東西要你接受)別人不接受就一直問,就篤定你晚輩不敢生氣。和自己的價值觀不同就表現得不以為然,和一些自己處不來的人又沒種翻臉(但私下會批評他所拿來的東西)面對朋友無理的要求表面又要裝客氣(有時候過度客氣得我覺得沒必要)。我覺得人有自己的想法沒關係,但老是在大家面前擺出"我一定對" "跟我不一樣就是不對" 的態度(實際上他的"準則"從年輕到現在也不是沒有變過, 有點同理心吧),無法靜下心來傾聽別人的想法,實在很令人討厭,不像他這個歲數(今年65歲)的人該有的智慧程度。

無法坦率的表現自己的心意(例如:自己想去台東,但一直顧左右而言他)在我們面前碎念別人的閒話常常讓我翻白眼,把我們視為小孩子,總是過度擔心我們吃的問題(聽起來很溫馨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沒有辦法把注意力放在家人過年團聚最重要的意義(相聚)老是這頓忙完忙下一頓,每一頓又叫我們又吃這吃那吃很撐,實際上現代人營養根本好得要命,一餐吃少一點完全沒事,表現善意絕對有更好的方式,他是個超級不會施恩惠的人。

他所展現給我的教訓:人不能沒有同理心,對待孩子要與時俱進,13歲的他們和33歲的他們絕對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正被當成國中生對待。

今年年假,讀完"我們為什麼如此不安" 之後,我覺得書中描述的"思覺失調症候群"患者,大概命中了他9成,剖析其心理,他其實是很需要"撒嬌"的人,希望大家都能順從他、陪在他身邊(其實他非常怕寂寞,所以即便來到了這個清幽小鎮,還是一定要搞得自己很忙),但越是這樣,個性上就越憋扭,因為他並不真正的傾聽別人的需求(應該說他自幼缺乏這種思維,因而並沒有磨練這方面的技巧、對人的了解非常淺層),只是一昧的以自己覺得"好"的東西,硬要別人接受,並忽略那些"不要"的聲音,非常同意那本書裡講的,比耍賴的小朋友更難纏的,這位"大人"會編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出來,並且用長輩架子壓人,我媽那個不辨是非的老好人又很愛幫他辯護(即便她自己也吃了他很多虧)...。

當我提出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時,他十之八九情緒會起來,並且扯一些狗屁不通的邏輯,因為他的心理保護機制啟動,去捍衛心靈深處那些矛盾。例如他今天晚餐時按照慣例又叫我們要常來,我回敬酒時說了一句"謝謝招待,過年期間讓你這麼忙著做飯" 他就激動起來,直說"平常來不會啦,我們平常吃飯都很簡單弄一弄" 我推論他的心理想的是 --- 我這邊很好,我希望大家有空就來陪我,然而我間接暗示了他老愛塞給別人過量飯菜的問題,隱約表達"我對這點很不以為然",他就會生氣起來,事實上我根本沒有把"準備飯菜"和"閒暇時要來"之間明著關聯起來,是他自己心虛的去辯護,因為他自己知道他這種行為引起我們的反感(然而越是反感他月要這樣, 因為他沒有其他討好我們的方式了)所以我們平日也就是敬而遠之,本來大家心知肚明不要說破也就算了,這時候有一個人(我)又點到相關的話題,也就難怪他的情緒會起來,再說了,只要我們有來,就算是平常他也會拿出一大堆食物,食物招待本來是一種美意,但強迫親友來清庫存(有的他甚至自己沒嘗試過、或是過期)這會讓當事人感覺很差。

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大人,對於別人的拒絕會不痛不癢,而且,一般人到了這個歲數應該會很善於體察別人的想法,要體貼晚輩簡直可以做到藝術的境界,而這點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一句,我覺得這個人是用宗教和道德包裹著自己的自私(所謂自私是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否定別人的觀念, 極端相信自己, 不願討論, 實質上不願意低頭)早年自己風光美滿時,對家裡的弟妹很摳門,由上(大姐)而下的態勢非常嚴重,那時候他其實就是一付唯我獨尊; 直到自己婚姻觸礁、職涯發展不順遂才轉而"關心"自己的弟妹和弟妹的子女,但悲劇的是我覺得他並沒有學到真正的關心 -- 一種以聆聽、理解開始的關心,而是一昧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別人指手畫腳,所以,總是搞得自己和其他人都很痛苦,除了我們家之外,他另外一位弟弟、一位妹妹都已經跟他非常疏遠,起碼兩三年才見一次面,有一位已經超過十年年以上沒見。

仔細想想,他連一個人的食量都抓不準,硬要別人為自己失敗的食物規劃買單,那更別談更加細緻的體貼別人的心理了。

是的,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幾乎他的所有行為。我為我的不留口德道歉,但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此難堪的,我實在不曉得要怎麼婉轉得去表示,我不會宣揚,但我個人必須得知道來龍去脈才能比較好的去與他相處 -- 如果之後還有機會的話。

2. 第二位的感覺沒有那麼惱人,平常倒也相安無事,但時不時還是會發作一下(我說的發作是動怒, 而由於他和我的關係又是我沒辦法一笑置之的, 所以有點惱人)。簡單說吧,我覺得這位的決策系統、風險控管系統、邏輯推導系統 出了些問題,常常在並不難的選項間猶豫,最後選了很差的那個; 非常害怕風險,千方百計要趨避,但由於邏輯推導出了問題,總是在不該出手的地方出手,最後收到不好的結果又縮回去。例如:過年到市區就是會塞車,這位長輩既然決定要去了,又不願意耐著性子找停車位,也沒有先去想過不開車的替代方案,到最後找停車位繞了一圈沒找著,就拋下一句"你們去吃吧!我在車上等"  怪怪,我不曉得這招是誰教他的,這種話對於一整個家庭的出遊來說,完全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怎麼可能拋下一個成員自己去吃飯呢?對他這種愛生氣的人就更不可能了。

從小學開始就發現這位長輩做的決策,有時候錯得離譜,不是我吹牛,我用膝蓋想有時候都想得比他前面,有時候我很想導正他的邏輯(我已經想到五步之外了, 這位長輩還慢條思禮在跟我講第一步的原理),然而該死的儒家長幼有序狗屁倫理制約了我,我不想被認為是很臭屁的小孩子,所以,很多時候,只要不是會影響我太多的事,我實在不太願意管太多,稍稍在內心火一下就結束了; 抑或是我覺得這件事就算錯了也不會產生太過重大的影響,我也會覺得就讓他按照他的方式來吧,再準備事後補救就好,我心裡會對於成功有比一般人急切的渴望,主要原因之一應該就是"想做給他們看!證明我的這一套行得通,讓他們閉嘴"吧!

唯二種事我真的比較難忍受的,第一是他"因為自己的無理情緒影響別的家人"  他很多生氣的點我們實在是很難捉摸; 第二是他還是一如往常的自負(這麼多決斷錯誤後還認為自己是對的)並且又要好似很理性的樣子干預我的決策。

這幾年的關係有改善,因為我的一點點創業成績,今年我很希望跟他建立起對等談話的通道,引導他用邏輯去想一些更深層的議題(而不是以單純的善、惡、高明、低級二分法來看這個世界, 也不要認為陳文茜講的永遠是高尚的, 康熙來了是低級的)、做更深的反省,對於生長在他那一個年代的人來說,缺乏獨立思考、鑑賞的能力我不怪他,但沒有與時俱進,成為晚輩向上提升的阻力,我就覺得不可取了。


講完了"顧後",再來講"瞻前",我覺得過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回到自己曾經熟悉的家庭,藉由體悟原生家庭的文化,了解到自己的出身,了解到在自己身上的文化DNA 是怎麼來的; 接著是從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抽離,保持一段距離後,從另外面向切入再思考; 最後,綜合以上兩者,找到接下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讓來年能夠走得更好,每年都這樣的話,人生路就不容易迷失,這是我覺得過年的積極意義。

今年我33,我覺得對比於其他年紀相仿的朋友,我的過年還是待在家裡,被當小朋友,是家長的依賴感太重了,處處想要撒嬌,想要耍耍長輩特權,期待我們配合演出,我想之後開始得慢慢的開始傳達"我是個獨立個體"的訊號了,今年會專注於賺進大把大把現金的事情上,我學到在這個家族,想要被當成獨立大人,你的口袋最好深一點。

我實在是覺得過年一天到晚張羅吃的非常本末倒置,我們沒有時間談論過往一年那些重要的事、那些想法的轉折、那些生活的體悟,就這麼在緊繃的氣氛下過了七天... 然而,看著吧!再過四個小時,我們凌晨出發回工作崗位,臨行那位長輩又會說"你們有空就來放鬆嘛~"

2016.02.14
于 花蓮

留言

熱門文章